活著真好!一路同行,伴我賽跑,喜看今朝,夕陽更好,永葆頑童心,身體健康才好! 這是張叔叔在新橋口腔數字化種植牙手術直播現場說的一席話,也是他對自己半口種植牙發自內心的感悟。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為……
“活著真好!一路同行,伴我賽跑,喜看今朝,夕陽更好,永葆頑童心,身體健康才好!”
這是張叔叔在新橋口腔數字化種植牙手術直播現場說的一席話,也是他對自己半口種植牙發自內心的感悟。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為尋好牙口,歷經一波三折
張叔叔今年82歲高齡,年輕時曾是一名戰士。作為在這座城市生活超半個世紀的“老成都”,他時常感嘆自己吃過最大的悶虧就是“牙齒”。
歲月無情,隨著年齡增長,張叔叔的牙齒也變得稀疏松動,漸漸喪失了咀嚼力,“沒有一副好牙口,吃啥都痛,吃啥都不香!”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垂垂老矣,能吃是福。為了擁有一副好牙口,重拾生活的樂趣,張叔叔開始四處打聽靠譜的口腔種植牙機構。三年前,張叔叔去了武侯區某口腔機構,回憶那次治療經歷,他至今心有余悸。
“面診的時候醫生說我牙齒問題很多,要做一堆治療。他說的太專業復雜,我也不懂那些,就聽醫生的交完錢直接去拔牙,拔完上頜右側兩顆磨牙后,醫生說要過三個月才能種植,讓我先回去。結果到了晚上牙齒就開始出血,越出越多,壓棉球都止不住,甚至還吐出了血塊,沒辦法去華西掛了個急診才止住血。”張叔叔無奈地說道:“而且他拔牙也沒拔干凈,還留了點殘根在里面。”
“怕”了該機構的張叔叔又去了玉林某口腔機構種牙,“就上頜兩顆牙,花了3個多小時才把樁打好,過程中還把嘴給撕裂了。”提起這次經歷,張叔叔心情依然難以平復:“他們術后服務也不好,好不容易種完兩顆牙,過了一周還是痛,醫生說是刷牙沒刷干凈,讓我吃消炎藥,但直到戴完牙冠,疼痛感還是存在。”
這兩段不愉快的經歷,堅定了張叔叔尋找一個真正負責且專業的口腔醫療團隊的決心。
即拔即種,夢想成真
老年有口福,樂享美好人生
“我孫女在新橋口腔補過牙齒,回去就說這邊服務和技術都很不錯。”對于張叔叔而言,能夠自由享受美食,就是晚年生活的一大幸福。為了找回這份簡單的快樂,2024年4月,張叔叔聽了孫女的建議來到新橋口腔。
初次到院,從咨詢到診療,周到體貼的服務給張叔叔留下了深刻印象,“就跟回家一樣,每個人待我都特別溫馨。”為了盡快恢復咀嚼功能,張叔叔希望當天拔完就能有牙齒。
由于張叔叔下頜門牙牙根吸收較嚴重,保留意義不大,且他本人希望盡快恢復咀嚼功能。新橋醫療團隊在對張叔叔的體檢報告進行綜合評估,確保其能接受手術的情況下,新橋口腔成都衣冠廟院區種植專科主任王旭東決定采用即拔即種的下半口種植修復方案。手術在張叔叔家人的陪伴下順利結束,同時醫院為張叔叔安裝了臨時牙冠,讓他能夠在當天就恢復正常飲食。
“半口牙,兩個小時就給我整的巴巴適適、舒舒服服,我好像是枯枝發芽般得到了新生,仿佛年輕了20歲!”張叔叔笑道,“當初和玉林那個醫生說,能不能拔了就立即種牙,他說我在做夢,現在我夢想成真咯!”
能吃是福,夕陽更好
余生有盼頭,種好牙來新橋
在術后恢復階段,新橋口腔團隊對張叔叔無微不至的關懷更是讓他感到無比安心與溫暖。僅四個月,張叔叔就正式戴牙,那些期盼了多年的美食,終于也能大快朵頤。
看到效果如此好,張叔叔還積極推薦了77歲的妻子及眾多親朋好友來新橋種牙。“牙齒好,吃嘛嘛香,想吃什么吃什么,生活不要太美好!”
作為2016年成都市武侯區評選出的“夕陽紅·金暉大使”,張叔叔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老年人關注口腔健康,并提醒大家在選擇醫療服務時要謹慎,“一定要走對路、找靠譜的機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好!”
好口福,更幸福!新橋口腔作為成都電視臺發起的“種牙口福工程”唯一指定醫療機構,一直致力于為顧客創造口福和幸福。除數字化技術外,舒適化種植牙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相信能為更多有需要的顧客提供更高質量、優質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