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牙齒不僅能行使咀嚼功能,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牙齒內有不同種類的干細胞可用于提取和存儲,如:牙囊干細胞、牙髓干細胞、牙周膜干細胞等等。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增殖活性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
我們的牙齒不僅能行使咀嚼功能,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牙齒內有不同種類的干細胞可用于提取和存儲,如:牙囊干細胞、牙髓干細胞、牙周膜干細胞等等。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增殖活性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不同環境的誘導作用下能向其他細胞分化。牙源性干細胞在牙體組織損傷修復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當牙體組織發生炎癥或創傷導致干細胞數量不足甚至缺失,修復將無法進行時,體外擴增干細胞是補充丟失細胞以促進組織再生的良好來源之一。
干細胞依據人體階段性分類,包括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胚胎干細胞由于倫理學問題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限制,成體干細胞通常以極少量的數量存在于局限的區域。從不同組織中分離成體干細胞目前尚無統一、理想的方法,現有分離手段是根據干細胞具有克隆形成能力的普遍特點和不同干細胞所特有的生物、物理學特性進行分離和鑒定的。
牙齒是人類重要的功能器官,牙缺失已經是普遍性疾病。牙齒內有不同種類的干細胞可用于提取和存儲,如:牙囊干細胞、牙髓干細胞、牙周膜干細胞等等。干細胞的自我復制及分化能力可治療多種慢性無特效藥疾病,如:帕金森癥、糖尿病、修復神經損傷等等。
從乳牙或恒牙及其牙周組織中提取的一類干細胞,稱為牙源性干細胞。牙源性干細胞經過誘導之后可以分化為成骨細胞、成軟骨細胞、成牙本質細胞、成脂細胞、成神經細胞和成內皮細胞。
牙源性干細胞分為:牙囊干細胞(denta follicle progenitor cells,DFSCs)根尖乳頭干細胞(apical papilla stem cells,APSCs)牙周膜干細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牙髓干細胞(dental pulp stemcells,DPSCs)脫落乳牙干細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s)牙齦間充質干細胞(gingiv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GMSCs)
其中,牙囊干細胞擁有標志物、分化潛能和胚胎源性。以干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被科學界廣泛認為能夠為多種無特效藥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例如衰老性疾病、組織修復與再生,以及為腫瘤的防治等。
牙齒作為人體內唯一可二次發育的器官,在胚胎發生早期,腦神經嵴源性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與口腔源性上皮干細胞之間相互作用。自2000年人類發現牙源干細胞以來,牙源干細胞已經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研究顯示,乳牙(智齒、恒牙)的增殖分化能力比自體骨髓干細胞要強3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活性最強的干細胞之一,該成果發表在了《美國科學院學報》、《柳葉刀》等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上。
從脫落的乳牙中分離出的SHED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可分化成神經元細胞、脂肪細胞、成骨細胞、成牙本質細胞,與DPSCs比較,SHED更容易獲得,且創傷更小。Lindemann等研究發現,由于脫落乳牙的髓腔暴露的較恒牙多,低溫保護劑更易吸收,所以低溫冷凍保存乳牙的可行性較恒牙更高。因此,脫落的乳牙在牙齒干細胞保存中較恒牙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牙囊干細胞由于其來源及培養方式的特殊性,大多數研究人員未涉及相關研究。牙源性干細胞的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雖有一定的突破,但仍處于初期階段。
目前,牙源性干細胞研究的許多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在以干細胞為基礎的臨床治療中,干細胞必須在體外擴增獲得足夠的細胞數量以達到治療效果。然而,由于干細胞對環境極其敏感,其功能或活性可能在體外擴增過程中及移植到患者時發生變化。
干細胞的應用率有多高,是因人而異。若家族中存在免疫調節性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骨和軟骨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人會比其他人有更高概率需要間充質干細胞儲存。
而存儲的干細胞應用率有多高的問題會轉化成:我們認為在未來20年內,我們及親屬發生上述各類疾病的概率有多高,干細胞治療的效果有多少?
移植后的干細胞如何參與損傷或病變組織的修復尚不清楚,它們是為組織再生提供支架或細胞,還是通過營養因子的分泌調節細胞的行為,研究人員均在積極地探索和研究。牙源性干細胞在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潛能、有效性和低自體移植排斥反應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在口腔組織工程中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將會致力于通過誘導牙源性干細胞并對其進行基因修飾等方法為牙髓組織再生和替代治療開辟一條新的途徑。儲存細胞,就是儲存健康的未來!
新橋口腔榮膺
四川省細胞庫牙源性干細胞采集指定醫療機構
據了解,干細胞從采集到存儲都需要較為完善的技術流程和制備流程,對硬件設施、技術實力和質量管理體系均有嚴苛的門檻。目前,我國干細胞采集儲存及臨床應用機構寥寥無幾,四川省細胞庫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由政府立項作為前沿戰略科研項目,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附二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上海醫藥集團和國家“973”干細胞重點研發設計項目首席科學家、華西口腔醫院田衛東教授共同創辦下成立。
新橋口腔作為四川省細胞庫牙源性干細胞采集指定醫療機構,將為成都市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牙源性干細胞儲存服務提供采集“入口”。目前,新橋口腔已成立牙源性干細胞采集專項小組,成都的各個院區均有能力按臨床技術標準配合四川省細胞庫一次性完成牙源性干細胞的采集工作。
摘自: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作者:王恒心,王思拓,伍美玲,李蓓,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