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城市從春節的閑適氛圍中緩緩蘇醒,大街小巷再度充滿忙碌的身影。新橋口腔醫院內,韓沛也投身到新一輪的忙碌之中,剛結束一臺種植手術的他,來不及片刻休息,又馬不停蹄地迎接下一位患者。 1992年,韓……
"年后,城市從春節的閑適氛圍中緩緩蘇醒,大街小巷再度充滿忙碌的身影。新橋口腔醫院內,韓沛也投身到新一輪的忙碌之中,剛結束一臺種植手術的他,來不及片刻休息,又馬不停蹄地迎接下一位患者。"
1992年,韓沛出生于江蘇,成長在科技飛速發展的90年代,他對新事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家里的新奇玩意兒、前沿知識,總能一下子激發他探索的熱情。兒時的韓沛常??吹侥赣H被牙疼折磨得很痛苦,所以高考填報志愿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口腔醫學專業,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口腔醫生,幫助母親和更多人擺脫牙疼的困擾。如今,憑借扎實的專業實力和良好口碑,他贏得了無數患者的信賴,收獲了眾多“看牙鐵粉”。
不以山海為遠 奔赴藏區
2016年,大學剛畢業的韓沛,懷著對醫學事業的滿腔熱忱,毅然踏上了支援西藏邊區的道路。剛到藏區,惡劣的自然環境便給他來了個“下馬威”。稀薄的空氣與極低的氣溫,瞬間讓他陷入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困境。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拉扯肺部,頭暈目眩如影隨形,身體的不適讓他舉步維艱。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心中強烈的使命感驅使他迅速調整狀態,積極投入到新的工作崗位中。
援藏期間,韓沛擔任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口腔科全科醫生。藏區醫療資源極度匱乏,醫療設備陳舊短缺,藥品儲備也時常不足。但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他前行的腳步,他常常在定日縣與日喀則市區之間來回奔波,崎嶇的山路、顛簸的車程,成了他行醫路上的日常。
每年,他都會去海拔4800米的駐村點,一待就是3到4個月。駐村期間,他背著簡單的醫療設備,穿梭在各個村落之間。高原的陽光熾熱又刺眼,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遇到需要治療的患者,他總是用溫和的語言安撫他們緊張的情緒,然后全神貫注、認真細致地進行治療。
盡管藏區條件艱苦,但這段經歷卻為韓沛的職業生涯帶來了獨特的成長機遇。受限于當地的資源條件,患者的口腔狀況復雜多樣,韓沛在這里遇到了許多在城市里難以見到的復雜病例,這反而為年輕的韓沛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在日常工作中,韓沛能夠接觸到大量患者,臨床經驗得以迅速積累,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鍛煉。
然而醫療設備的匱乏使得很多常見的治療手段都難以施展。就拿牙體牙髓病的治療來說,以往當地技術手段極為有限,韓沛所在的支援團隊抵達后,引入了熱牙膠充填技術。這一技術能更嚴密地充填根管,大幅提高治療成功率,讓許多長期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得到了更有效的治療。此外,韓沛及其團隊還開展了微創拔牙技術。與傳統拔牙方式相比,這種技術創口小、恢復快,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藏區常年有國內各大醫院的專家前來支援,這也為韓沛提供了難得的學習契機。專家們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韓沛抓住每一次學習機會,虛心向專家們請教。在與專家們的交流中,韓沛開始嘗試將先進的治療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他參與了多項復雜病例的會診和治療,在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在藏區的五年里,韓沛在專業上實現了質的飛躍。他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醫生,成長為能夠獨立應對各種復雜口腔問題的全科醫生。這段經歷不僅讓他在技術上更加成熟,也培養了他堅韌不拔的職業精神和對患者高度負責的態度。
支援期間,韓沛常常目睹當地缺牙藏民因牙齒問題,在生活中遭遇諸多不便。每年春節返鄉,看到同樣被缺牙困擾的母親,那份想要為他們出力的決心便在韓沛心底愈發強烈,也讓他對口腔種植技術格外上心。
盡管藏區醫療條件有限,但韓沛始終堅信“學無止境”。他充分利用一切能擠出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種植技術的學習與進修中。工作之余,他時常向醫院里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虛心請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認真汲取他們從醫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時常思考新技術在藏區有限條件下的可行性,這已然成為他在藏區工作中獨特的精神寄托。
“藏民們質樸的笑容和真誠的感謝,是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韓沛回憶道。每當看到藏民與醫生們緊緊相握的手,感受著他們眼中的信任和感激,韓沛深刻地體會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因愛踏上歸途 定居成都
在藏區支援期間,韓沛不僅事業上有所成長,還與愛人組建了幸福的家庭。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新問題也接踵而至。西藏的高海拔環境讓年幼的孩子很難適應,孩子頻繁生病??粗⒆又赡鄣哪樕弦虿贿m而皺起的眉頭,韓沛和妻子心疼極了。經過反復考慮,支援期滿后,韓沛為了孩子的健康,決定離開藏區。2021年,韓沛支援期滿,攜全家搬到了妻子的家鄉成都,并入職新橋口腔。
從藏區到成都,自然環境的巨大變化讓他需要在身體上重新適應。更具挑戰的是,他想深耕口腔種植領域。
扎根新橋 專業技術迎來“蝶變”
回到成都后,面對豐富的醫療資源和多元的發展方向,韓沛經過深思熟慮,將目光聚焦于口腔種植領域,決心將其作為自己長期鉆研的專業方向。他深知,口腔種植不僅涉及口腔頜面外科、牙周病學、修復學等多學科知識,還需緊跟前沿技術,持續積累臨床經驗。憑借在醫學基礎教育階段打下的堅實基礎,以及骨子里那股認真勤奮、永不言敗的勁頭,韓沛一頭扎進種植技術的學習與實踐。
在新橋“傳幫帶”體系的助力下,韓沛跟隨經驗豐富的前輩們潛心學習,迅速成長。但他總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還不夠多,工作之余,他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各類口腔醫學培訓課堂和學術研討現場。他學習瑞典Nobel種植系統;通過考核成為德國Bego系統認證醫生;參與BLX-即刻種植培訓,不斷拓寬自己的技術邊界;遠赴新加坡參加ITI世界研討會,他與全球頂尖專家交流,汲取最新理念與技術靈感。2024年,在新橋病例大賽中,韓沛憑借扎實積累和靈活運用,一舉斬獲卓越病例獎。
這期間,他終于有機會親自為母親進行種植手術,成功種下4顆牙??粗赣H不再被牙疼困擾,露出燦爛笑容,韓沛內心滿是欣慰與自豪。兒時“要讓母親不再牙疼”的心愿,歷經歲月沉淀,終于在新橋口腔畫上圓滿句號。
短短幾年,韓沛就完成了令人驚嘆的蛻變。從剛接觸口腔種植領域的新人,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行家。他憑借著不懈的努力與鉆研,逐步掌握了單顆、多顆常規種植,前牙美學種植、微創種植、即刻種植,上頜竇內外提升,以及半口全口缺失病例的無牙頜種植修復治療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成為了一名技術全面、經驗豐富的口腔種植醫生。
截至目前,韓沛已經成功完成超2000顆種植手術。這一數字背后,是無數次精準操作的沉淀,是對每一位患者口腔健康的悉心守護。如今,他承載著更多患者的信任與期待,在口腔種植這條道路上堅定前行。
用專業與溫情 “圈”粉無數
“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服務和對患者的關懷同樣重要。能評價醫生的永遠是患者,在與他們溝通時一定要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有時候患者對于種植手術會感到恐懼,那我要盡可能地讓他們安心、放心。”
患者術前術后全景片
曾經,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姨,其上牙全是爛牙根,由于就醫不便,牙齒問題一直被擱置。韓沛接診后發現,阿姨骨量極差,骨頭很薄,進行半口種植手術存在一定難度。面對復雜的牙齒狀況和聽不懂的專業術語,阿姨和家屬有些慌張與迷茫。
韓沛沒有絲毫的不耐煩,與阿姨及其家屬進行了多輪耐心細致的溝通,將每一項風險都清晰明確地告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有關半口種植的情況,還結合阿姨的自身情況給出了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案。阿姨和家屬被韓沛的專業與負責深深打動,對于手術也不再緊張,最終決定接受手術。
在患者和家屬的高度信任下,手術得以順利開展。術后,阿姨十分滿意,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提升,她逢人便夸這位韓醫生醫術高超、耐心又有親和力。
還有一對老兩口,在韓沛這里做常規種植牙。種植過程中,老兩口幾乎沒感覺到疼痛。“就跟自己原來的牙一樣,現在吃飯都不惱火了,美得很。”修復后效果絕佳,為表感激,老兩口特意送來了錦旗,上面寫滿了對韓沛的贊譽。
在韓沛這里,專業與溫情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每一位患者都能真切感受到的關懷。韓沛正是憑借著一次次成功案例,用專業實力和暖心服務,在患者心中樹立起良好口碑,收獲“鐵粉”無數。
從江蘇的溫柔水鄉,到藏區的高原山川,再到成都的繁華都市,韓沛的人生軌跡,是一條充滿愛與責任的征途。“走過這么多地方,每一段經歷都讓我明白,患者的信任有多珍貴,不管未來還有多少挑戰,我都不會辜負這份信任。”